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会活动
学会活动
会员动态

  会员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活动 > 会员动态
中原之魂——郑州中原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德恒和他的创新团队
 

中原之魂——郑州中原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德恒和他的创新团队

作者:潘杰来源:《中国化工报》 日期:2015525 14:04

导言

国家大剧院、奥运会场馆、世博会中国馆、首都机场T3航站楼、上海中心大厦、深圳证券交易大厦、杭州湾大桥、港珠澳大桥、迪拜商业湾……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国内外地标建筑,以及高铁、地铁、汽车、LED幕屏……一个个充满着时尚元素的现代化生活设施,在这些重点工程建设中,有一种材料不大起眼,却不可或缺,它就是密封胶。

在建筑材料、交通运输、航天航空、汽车制造、电子电气、太阳能光伏、石油化工、工业防腐、国防军工等多个领域,活跃着一支崇尚自主创新、艰苦创业永不褪色的研发团队,逐鹿中原大地,纵横国内外市场,敢于叫板洋货,屡屡创出奇迹。提起这支团队的名字或许有些陌生,却代表着全国密封胶技术的最高水平,它就是郑州中原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已过而立之年的郑州中原,与小小的密封胶结下了不解之缘。因密封胶而生,因技术研发而兴,自主创新不停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形成了聚硫、硅酮、丁基、环氧、聚氨酯、合成六大系列40多种密封胶产品的庞大家族,成为国内密封胶行业品种最全、产量最大、质量最优、多个品种国内外“唯一”的领军企业;其品牌也是越叫越响——“有地标在地方,就有‘思蓝德’密封胶!”。特别是近十年来,小产品创出了大效益,年销售额超过7亿元,增长了10多倍,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高档密封胶行销海内外。

从民用密封胶的“创客”,到多领域应用的领头羊,从密封胶行业的国内领跑者,迈向全球领跑者,郑州中原正在重新定义“中国制造”的内涵。科技是利刃,创新,是灵魂,坚持自主创新,让中国企业持续迸发出生机与活力;坚持自主创新,赋予了中国企业“敢争天下先”的信心和勇气。而统领郑州中原走自主创新之路的引路人——郑州中原公司董事长张德恒,正是这支创新团队的灵魂。

 

 

 

 

 

半个世纪的光荣与梦想

早就听说,郑州中原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德恒是这样一个“怪人”:早年放弃条件优越的大都市生活、待遇优厚的工作,自愿从北京来到郑州,放着地方政府官位不坐,50多年埋头科研攻关,艰苦创业、自主创新不停歇。张德恒又是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他率领的技术团队执着从事密封胶研究30多年,自主制发的多种民用密封剂打破国外长期垄断,填补了国内密封胶生产的空白,硬是把一些声名显赫的洋品牌逐出了中国市场;他断然拒绝一些国外密封胶知名公司以企业兼并或合作控股为代价,换取高额投资、高薪待遇的诱惑,硬是把郑州中原打造成了民族密封胶行业的领军者,与世界密封胶知名公司并驾齐驱。

在今年洛阳牡丹盛开的季节,中国化工报记者终于采访到了这位传奇人物张德恒。

在郑州中原研发中心,年近八旬的张德恒,背不驼、眼不花、步稳健,一身朴素的工装,彰显着五六十年代普通劳动者的时代印记,记者第一印象是朴实、平常。从相貌上你很难把他与一位军事航空技术资深专家、高级工程师、我国密封胶行业的领军人、全国第一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多次被评为郑州市劳动模范,是郑州市第九届、十届人大代表和第五届、六届党代表……等一系列头衔和荣耀光环的传奇人物联系起来。不过,“人不可貌相”那句老话的潜台词,便是明了之后的“肃然起敬”。

1964年,张德恒从北京化工学院合成橡胶专业毕业后,经过国防科工委的严格选拔,来到航空工业部北京621研究所(简称621所),从事军用密封胶研究。一干就是20年,成为一位密封胶的资深专家,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和部级奖励。在一次中外同行技术交流会上,张德恒听到一位外国专家炫耀地说:“中国民用密封胶全是国外进口的,你们国家自己是生产不出建筑用密封胶的。”这句话深深的刺痛了在场中国人的自尊心,更深深伤害了张德恒作为一个研制密封胶技术人员的自尊。他暗自发誓,一定要生产中国的密封胶品牌,一定要研制出比发达国家更好的密封胶品牌,为中国人争这口气!

1983年,已是不惑之年的张德恒主动要求退役回家乡河南。按理说,从“中央军”转业到“地方部队”又有专业背景,在改革开放之初干部任用上倡导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他的仕途之路可谓前程似锦。郑州市领导安排他担任中原区区长,他却婉言谢绝,拟调任他到市政府工作他也毫无兴趣。中国不缺官员缺专家,缺一个官员地球照转,少一个优秀的密封胶专家,就少了一个世界级的密封胶品牌。作为一个半辈子与密封胶“黏”在一起的专家,他提出的个人要求很单纯,就是想继续从事他的密封胶研究。

他的梦想就是要建立一个覆盖聚硫、硅酮、丁基、聚氨酯四个领域的密封胶研究生产基地,他要研制生产出世界上性能最好的民用密封胶,他要打破国外的垄断,他要创建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密封胶,让中国人民用上最好的密封胶。

虽有不少人说他“一根筋”,可他就是“不开窍”,坚决要求下到基层,创办科研实体。在领导的再三劝导下,他才不得已答应暂时任区科委主任。

但是,长年养成的科研习惯,一颗立志打断国外技术封锁与垄断的拳拳报国之心,让他对密封胶研发痴心不改。他在担任中原区科委主任后,“利用职务之便”招兵买马,网罗技术人才潜心研究密封胶。从19835月走上新的岗位,到同年11月,不到半年的时间他的成果通过技术鉴定。真像是“有心栽花花未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那时,密封胶在国外已形成规模庞大的独立产业,而我国只用于军工领域,民用建筑密封胶则完全被美国、德国、法国等几家公司垄断。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德恒得到信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玻璃幕墙开始在我国一些大型建筑上陆续登场使用,但是制造玻璃幕墙的密封胶还完全依靠从西方国家进口。这种状况激发了他强烈的民族责任心,决心加速实现我们国家自己的建筑密封胶产业化。

创业是艰难的,更何况张德恒是白手起家。最初,在没有经费、没有厂房、没有实验室的条件下,他借款5000元,租用区属机械厂的三间旧厂房,建起了一个密封胶生产车间和一个实验室,埋头研究起民用密封胶。他亲自买设备、搞安装、购原料、开发、生产、测试、销售一手抓,忙里忙外,经常连轴转。

劳累还不算什么,最让张德恒头痛的是生产聚硫密封胶的原材料性能不稳定,大大影响到聚硫胶的性能。张德恒一次次做着实验,一次次努力去调整配方,每天工作到夜里两三点,白天六七点就又去车间实验室研究配方。有一次,他一连七天没有怎么睡过觉,由于心里想的还是配方的问题,右手食指一下子伸到三辊研磨机里面,瞬间食指变得血肉模糊,露出了白骨,疼得他汗水浸湿了满是血渍的衣衫。大家都都劝张德恒赶紧去医院,但他只是简单包扎了一下,非要坚持做完这个配方试验,才让工友骑着自行车送他去医院。第二天早上六点多张德恒又回到了车间。即使是这样苦这般累,也毫不动摇他搞“争气胶”的信念。

就在张德恒全身心投入研制我国第一个民用建筑用聚硫密封胶之时,他的儿子张式泰正在中越自卫反击战前线,他一方面为自己的儿子能够保家卫国而骄傲,另一方面也担心儿子的安危。儿子所在的连队有27个人牺牲在了边境线上,在一次战斗中一颗炮弹就在儿子身边爆炸,弹片划破了儿子的水壶,险些血洒战场。当他每次收到儿子的信都显得特别的开心,这说明儿子在前线是安全的,但又特别的为难,不知道该怎么给身体一直不好的妻子姚桂琴念这封信。由于姚桂琴从小家里比较穷,没有上过学,所以张德恒就拿着儿子的信给妻子读,现编现改“蒙骗”妻子。

一边研制,一边生产,一边查阅资料,虽然身心疲惫,但研制出我国自有品牌性能一流民用聚硫密封胶的信念支撑着张德恒。经过4个多月的艰苦拼搏,19839月,张德恒终于研制生产出一批聚硫密封胶MF-830

198311月,张德恒研制的MF-830顺利的通过了郑州市科委的鉴定,中国第一个优质建筑用双组分聚硫密封胶和国外同类产品性能相当,价格却仅仅是国外产品的二分之一。这标志着我国打破了国外胶类厂家的垄断,国内建筑上用上了民族品牌,再也不用花费大量外汇去购买洋货了。

当时国内最大的门窗企业沈阳黎明门窗厂得知MF-830通过了鉴定后,随即订购了12万元的MF-830双组分聚硫密封胶。张德恒和他的科研团队获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原打算两年内还清的5000元借款,仅仅用了6个月就还清了。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科技的价值,这就是创新的力量,创新的价值。

初尝胜果大大鼓舞了团队的士气,从1985年,仅仅经过两年多的资金积累,一个自负盈亏,科、工、贸相结合的民办研究所——郑州中原应用技术研究所诞生了,它专门从事在国内尚属空白的民用建筑密封胶的研发和生产。

回忆起当初创业经历的曲曲折折,苦苦乐乐,张德恒不免情绪激动,他告诉记者:“树立一个目标,不管别人理解不理解,国家没有就必须填补国内空白!”

不畏创业艰辛,始终坚守信念,做人不图虚名,做事潜心专注,终于让张德恒开创民用密封胶先河的多年梦想成真。

 

站在自主创新的“风口”,不断超越自我

持续创新是郑州中原走向成功的内动力。对于这个行业领跑者来说,创新更意味着不断超越自我。站在自主创新时代的“风口”,人们期待着中国“创客”能闯出新路,走得更远!

张德恒明白, 如果仅仅停留在MF830上面,自己的产品被市场淘汰就只是时间的问题。必须创新,必须改进,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生产出市场最需要的产品,才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他刚来到郑州的时候就已经立下宏愿,要创建一个涵盖聚硫、丁基、硅酮、聚氨酯的密封胶综合企业。

多年从事科研工作,张德恒深切感受到我国原有科技体制的弊端,那就是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科技和经济形成“两张皮”。“科研所,科研所,锁起来”成为当时科研院所一种普遍现象,而所谓的科技成果大多还停留在样品、礼品、展品阶段,根本产生不了经济效益。“科研院所不光要提供科技成果,还应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才是科研人员的真正使命。”

因此,郑州中原应用技术研究所自挂牌之日起,就显得比一般的研究院所有些“另类”,组织形态和研发内容存在着本质的不同。研究所不光拥有自己的实验室,而且拥有自己的工厂;不仅拥有从事专业研究的高科技人才,而且拥有一支开发市场的营销队伍。他们既不像传统的科技人员那样,在实验室里把成果搞出来、把论文写出来就大功告成、束之高阁,也不像缺乏高新技术支撑的企业经营者那样,靠仿制别人的产品生存。而是把“我们的研究来自您的需要”这个信条,融入整个科技项目的确立、研发、成果转化等各个环节。形成市场倒逼科研,研究课题由过去从上向下走,转变为从下向上走。

张德恒向记者介绍,研究所科研项目最多时有139项,每年都会有10多项新成果诞生。大部分项目都是通过市场调研、用户提出、科研人员在现实中发现确立的,从不盲目搞开发。“这是企业研发不同于高校及科研院所之处。”

张德恒率领他的研发团队一方面始终盯住世界同行业高科技前沿,掌握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另一方面,又随时了解市场需求情况,着眼于市场需求,集中精兵强将为开发和占领市场服务。他们把“实验室—企业—市场”连成一个整体,研究所既是科研机构,又是生产经营机构,科、工、贸完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市场为科研提供研究课题,科研为企业提供研究成果,而企业则以最直接的方式、最快捷的速度,将科研成果产业化,为市场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产品。正是这种产研一体化的创新模式,迅速开创了科研和经营双赢崭新局面。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一些地区高档建筑拔地而起,这些建筑使用的中空玻璃和玻璃幕墙,基本上用的是国外生产的密封胶产品,需要花费国家大量外汇进口。因此,打破国外密封胶一统天下的格局,建材市场迫切需要国内加快研发中空玻璃密封胶。1985年,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专门密封胶研究所,郑州中原研究所肩负起了研制国产中空玻璃密封胶的重任。仅仅两年时间,1987年,张德恒率领他的研发团队,攻克这一难题,中国自己生产的MF840聚硫中空玻璃密封胶在国外打胶机上打胶成功,从此摆脱了国外中空玻璃密封胶对我国的垄断。

张德恒和他的研发团队研制生产的密封胶,一鼓作气迅速在国内大型中空玻璃加工厂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中空玻璃用聚硫密封胶研发生产上,郑州中原产量呈现几何状增长,无论是应用覆盖领域还是市场销售额都呈现出裂变式增长。甚至产品在没有出厂前就已经被订购一空。正是由于张德恒和他研制的“思蓝德”密封胶的迅速崛起,使得进口聚硫密封胶慢慢退出了中国市场,到2000年之后,国内市场基本上看不到进口聚硫密封胶的踪影。

与此同时,丁基密封胶研发生产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合成橡胶当中,丁基胶的气密性最好,而衡量中空玻璃优劣的主要指标是它的气密性,因此丁基密封胶在中空玻璃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时国内丁基密封胶市场基本是被国外品牌所垄断,高昂的价格使得国内中空玻璃生产厂商苦不堪言。“我们的研究来自您的需要”,张德恒下决心改变这一局面。虽然他长期从事聚硫密封胶研究,可对于丁基密封胶研发也是一个新人,而且国内对丁基密封胶的研究几乎是从零起步,相关文献更是凤毛麟角。但是张德恒就是不服这口气:“外国人能生产的我们也能生产”。在他的带领下,1991年丁基胶密封胶立项,经过郑州中原科研人员顽强攻关,2005年使用思蓝德白色、透明丁基胶及硅酮结构密封胶制成的中空玻璃,顺利通过了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

为了破除科研体制束缚,激发调动员工的创新积极性,2003年郑州中原应用技术研究所改制为股份公司,同年5月,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立了全国最大的密封胶生产基地。此时的郑州中原,已拥有思蓝德牌聚硫、硅酮、丁基密封胶三大系列主导产品,20多个品种广泛用于建筑、交通、防水等民用经济的各个领域。公司在改制中以科技为先导,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原有研究室的基础上,创建了郑州市工程技术中心、河南省工程技术中心,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涌现出一批河南省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其中,MF840聚硫中空玻璃专用密封胶、MF881硅酮结构密封胶均为国内首。创先进的技术、稳定的质量,让“思蓝德”密封胶深受深圳南方玻璃有限公司、上海耀华—皮尔金顿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远大铝业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的玻璃深加工和玻璃幕墙龙头企业青睐,聚硫密封胶、硅酮结构密封胶占据国内高档知名玻璃深加工公司产品70%的市场份额,在全国基本实现了“有地标的地方,就有思蓝德密封胶”的目标。

尽管这些年来,郑州中原始终致力于核心技术创新性和专业化研究,研发成果填补了我国密封胶行业多项空白。但转制公司后,作为国内密封胶技术的开拓者和领军者,身为董事长的张德恒给自己和他的团队再加压,提出创新目标:“我们不仅要做国内最好的密封胶企业,更要做世界最好的密封胶企业”。

张德恒告诉记者,与很多石油化工产品相比,密封胶是一个很小的产业,在整个外装工程的投资比例很小,但是它起的作用却非常大。外装的很多功能都要靠密封胶来完成,比如防漏气、漏油、漏雨,以及隔音、隔热、防火阻燃、化工原料管道防腐等,尤其是当前建筑使用中空玻璃及幕墙实现绿色节能,都离不开密封胶。

密封胶的世界这么大,必须去看看! 

说起国家大剧院国人并不陌生,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座现代化建筑使用的密封胶是来自郑州中原公司?在国家大剧院中有人工湖和水下走廊,特别是水下走廊,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水下王国。水下走廊工程,需要用防水密封胶进行防水密封,一般的防水密封胶是很难达到相关要求的。最初的时候设计施工方优选了国外几家防水密封胶进行防水性能的测试,刚开始测试时这几家的产品都是能够满足要求,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防水密封胶性能开始衰减,最后有的密封胶干脆脱黏了。国家重点工程若质量这样“豆腐渣”会影响中国的形象,工程是有工期要求的,正当施工方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人提议可以再选用几家国内企业生产的防水密封胶试试。反正是死马当做活马医,于是他们选择了国内最好的几家企业产品进行测试,其中就有郑州中原生产的硅酮防水密封胶。

在中外密封胶产品相关检测中,几个月过去了,这些密封胶都没有问题,到了12个月的时候,所有测试的硅酮防水密封胶当中,只有张德恒的郑州中原的产品还牢固的黏结着,这让测试人员感到十分吃惊:这种硅酮防水密封胶竟然是国产的,并且能够打败国外诸多知名品牌的产品。经过多方面测试,张德恒所研制生产的硅酮防水密封胶性能远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检测结果令法国设计方十分满意,郑州中原成功中标,在国内外同行中创造了国产密封胶的神话。2006年,张德恒和他的研发团队在中国最知名的建筑上再一次留下了自己研发的产品。

新世纪的十年,中国汽车工业以惊人的速度走进寻常百姓家庭,而汽车用密封胶使用量最多便是聚氨酯密封胶。在聚硫、丁基、硅酮类密封胶都已研制出来,并且技术水平已达国内领先水平后,聚氨酯密封胶成为了张德恒梦想的最后一块拼图。

早在2000年前后张德恒的聚氨酯密封胶研究室就已经成立了,并且抽调当时的研发主力作为聚氨酯密封胶的研发带头人,要求研发的目标定位于国际领先,研发出来后各方面性能优于国外产品才算研制成功。张德恒懂得,汽车行业要求远远高于建筑行业。在这十年间,汽车胶研究室进行了上千个配方的调整研究,无数个日日夜夜浸泡在实验室当中,工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研发出来的MF203聚氨酯密封胶的各项性能均达到或者超越国外同类品牌,产品综合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但研制出汽车用聚氨酯密封胶仅仅是第一步,如何打开市场才是一个关键。

汽车用密封胶门类很多,其中包括风挡玻璃、车窗玻璃、发动机、安全气囊等密封胶。汽车作为高消费品,车用密封胶有着较高的利润空间,并且从本世纪的新十年经济发展分析,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乐观,而建筑行业伴随着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房地产泡沫已令人担忧。经过大量市场调研,郑州中原开始积极转型,调整发展战略。

同样在郑州的宇通汽车是客车行业的龙头企业,在汽车行业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张德恒把密封胶样品拿给宇通公司检测,他们不相信当地就有这么一家企业能够生产出和进口产品同等性能的密封胶。郑州中原高性价比车用密封胶,一出手就在汽车领域开辟了一个良好的局面。

福耀玻璃集团在汽车玻璃领域是全球第二大企业。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德恒从福耀了解到,汽车前风挡玻璃某材料一直被德国某公司垄断,福耀集团联合北京大学对这种胶膜进行了长达十年的研究,结果却未能达到使用要求。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件事引发了张德恒浓厚的兴趣,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说,打破国外的垄断就意味着在国内企业中开启了一个竞争较低的门槛,价格虽然相比国外同类产品要低,但利润空间却十分惊人。张德恒从市场上购买了一些此类材料进行研究,很小的一块材料,竟然卖好几百元钱。此材料主要是聚氨酯成分,张德恒有信心两年内拿出样品让福耀测试。经过一年半的研发,成品终于研制了出来,郑州中原所研制的产品性能大体上和国外产品接近,个别性能还优于国外产品。

福耀每年需要花费6000多万元购买该产品。当国外公司了解到郑州中原研制出了同类产品后,被迫降价三分之二。不战而屈人之兵,正是郑州中原此类产品的问世,为用户每年节省了三四千万元。

通过这件事,张德恒看到了聚氨酯密封胶巨大的市场。郑州中原近两年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入,不仅建起了新的实验大楼,还建起了一座硕大的现代化厂房,从欧洲购置了数条全球最先进的全自动密封胶生产线,目前投资5000多万元新建的聚氨酯结构胶生产线已经投运。

1983年郑州中原研发生产出第一代产品MF830,到目前国内唯一一个通过欧标检测的新一代产品MF881-25,从1993年思蓝德密封胶代表国产胶第一次使用在北京五洲大酒店工程,到2006年的国家大剧院工程、2008年的北京奥运工程……,从单一的基本功能到今天的多重功能,郑州中原历经市场变幻莫测一路走来,用一座座亲手打造的建筑、工程业绩、优质产品,树立了自己的形象和品牌。目前,郑州中原密封胶产品已经用到了上万个大型工程,各类密封胶年产能已经达到8万吨,成为密封胶行业首屈一指的龙头企业。郑州中原密封胶市场已从最初的建筑、交通等向工业领域深度延伸。甚至去年“7·31”台湾高雄丙烯管线燃爆事故后,李庆荣公司也找到郑州中原洽谈油气传输管道防腐工程的合作。

业界有句话: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目前,外界对郑州中原的了解,还仅限于产品和品牌,对公司代表行业起草、编制标准却鲜为人知。其实,截至目前,郑州中原已主编了5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参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0多项。张德恒自信地告诉记者,郑州中原在民用密封胶领域早已先行一步,自主创新研发生产的一些产品已领先国际同行。“郑州中原有实力赢得密封胶行业的国际话语权,中国应该掌握国际话语权。”

令人欣喜的是,由郑州中原负责起草、住建部发布的两项标准将于今年施行。其中,《建筑门窗幕墙用中空玻璃弹性密封胶》标准(JG/T471-201571日即将正式实施,标准全面接轨目前最先进的欧盟ETAG002标准,这意味着中国密封胶在国际市场拥有了话语权。郑州中原的国内“领跑者”身份将成为国际“领跑者”。此标准实施后,还将成为国内最为严苛的密封胶标准,规范行业发展的同时,推动了中国密封胶行业的技术水平再上一层楼。事实上,目前,郑州中原已成功研制生产出符合欧盟标准的硅酮结构密封胶,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欧盟标准的密封胶生产厂家,打破了国外胶企在高端密封胶领域的垄断,为我国硅酮结构密封胶的整体水平提升立下了卓著功勋。

郑州中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张德恒回答记者,“自主创新打破垄断”是我们的理念,“我们的研究来自您的需要”是郑州中原的信条。

一个人的成功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而一个企业的成功,则需要一支优秀团队持之以恒的奋斗。

郑州中原总经理张式泰这样认为,作为一个技术型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首先要满足市场需求,这正是郑州中原“我们的研究来自您的需要”这个信条的由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产品就要不断更新换代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要有前瞻意识,参考国际最先进标准实施技术创新,抢占市场致高点,让技术转化为产品,让产品转化为品质,让品质铸造出品牌。例如在建筑密封胶领域,我们花费巨大人力物力研制出符合欧洲标准的新一代硅酮结构密封胶MF881-25等,使得密封胶的质保年限从现有的10年提高至25年,密封胶寿命的延长大大降低了建筑业主的成本,并且节约了社会成本。

郑州中原负责技术研发的副总经理张燕红告诉记者,公司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成长,注重研发、自主创新是一个重要的“原动力”。目前,郑州中原在新产品研发上不输国外,在一些新兴产业领域,如LED封装胶领域,所研发的MF4170MF4160等产品综合性能已超过国外同类产品;公司在密封胶领域已拥有了30多项专利技术。但是光拥有技术并不是关键,至关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的理念。国外企业追求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使用习惯创新,而国内企业更多的是追赶,等国外企业推出产品后再追赶。而值得自豪的是,郑州中原始终不渝地坚守了自主创新的理念。

一直关注郑州中原发展的北京化工大学原副校长丁巨元,曾先后两次到这里实地考察。2007年该公司时销售收入不到7000万元,而现在销售收入已达到7个多亿,8年增加了10多倍。他评价说,郑州中原长年坚持科技创新,高度重视技术成果转化,这些年来每年研发投入1600多万元,占销售额3%以上,已接近目前发达国家3%-8%的水平,这是一个技术创新的样板,一个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成功范例。

我国倡导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发展由来已久,但科技成果转化“破茧成蝶”却一直不尽如人意。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科学院和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坚决消除各种束缚和桎梏,让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潮流,汇聚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他鼓励企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在创新发展和全球竞争中争做领跑者。

站在创新时代的“风口”,中原人明白,守业是历史责任,创业是前路追求。经历过太多艰苦创业与创新发展的中原人坦言,这条科技创新之路格外艰辛。但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创新时代,中原人还是选择了风雨兼程。正是因为一代代坚守创新的中原人,30多年薪火相传,郑州中原才没有老态龙钟、步履蹒跚,而是充满活力,永葆青春。

 

“为国家、为社会、为员工”

企业文化是企业市场竞争、制胜市场的软实力。从郑州中原草创那一天起,张德恒就在扪心自问:“为什么干?”30多年激情燃烧的岁月,郑州中原不仅成为国内最好的密封胶企业,也成为名扬世界的密封胶企业,让他为之奋斗、让梦想成真的,说到底就是“为国家、为社会、为员工”这个信念。这九个字成为张德恒创业人生的真实写照,这也正是郑州中原积淀了多年的企业文化核心

为国家、为社会、为员工干一两件好事容易,难能可贵的是一辈子想着国家、想着社会、想着员工并为之奉献。在郑州中原,“为国家、为社会、为员工”绝不是一句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践行。从1983年生产出的第一个产品MF830到新一代密封胶MF881-25,从亚运项目到奥运工程,每一个产品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项工程背后都记录下一种国家情结、社会情结、员工情结。

张德恒身上留有很多五六十年代的印记,国家在他们这一代心目中至高无上,为国家贡献一切是他孜孜以求的志向。他率领他的团队打破国外垄断而研制出一个个密封胶产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研制的符合欧盟标准的硅酮密封胶,相比其他企业提供的10年质保密封胶,使用寿命延长至25年,为社会节约了大量成本,也保障了幕墙建筑持久牢固和百姓的人身安全。而记者在企业采访过程中,更为直接的感受是接触了这里的很多“幸福员工”。

张德恒一直以来都把员工作为企业最大的财富,公司一位科研人员的小孩患了严重的肾病,在两三年的请假期间,公司一分不少照发这位员工的工资,员工为孩子看病钱不够时,公司出手相助。他时刻把员工的冷暖记挂在心上,很多员工在不同场合听到张德恒提到,“‘为国家,为社会,为职工’,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这句话不是说给别人看的,而是让我们去认真去做的!”更让员工们欣慰的是,他在处理公司各种事务时常讲:“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员工有了困难企业不能不管,现在国家的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如果企业不管员工的生活,那谁来管呢?”别以为这都是些客套话,对于郑州中原员工来讲,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大实话。面对着越来越高的房价,为了解决员工买房难,张德恒专门制定了一个规定,进入公司两年以上的员工买房,公司可以无息借给员工首付款。到现在,郑州中原已为员工无息贷款上千万元。考虑到有的员工离家比较远,公司在建设实验大楼时,就专门划拨两层楼房作为员工宿舍来用,并且水电费全免,以此来解决员工的住房问题。

对能够节省的开支,张德恒要求公司财务部严格控制,但是他也有一个原则,任何时候,无论遇到多么困难,员工工资必须按时发放。30多年来,郑州中原从没有拖欠过员工的工资,这一原则一直坚持到现在。不但如此,员工的福利待遇基本上每年都会提高。

这些在张德恒看来,这是他的责任,是他的义务。这也正是张德恒的人格魅力所在。

但张德恒对自己却显得很“抠门”,长年保持着朴素的生活作风。走进张德恒的家,在他那80平方米左右的居室里,10多年前买的电视机或许已是最好的家用电器了。但对于科研生产,张德恒却是出手大方,公司购买的科研仪器都是同类产品中最好的,购置的所有生产设备,一定是国际一流的生产线。

长年从事科研工作的张德恒深知,搞科研开发,人才是第一要素。企业研发高新技术产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高级人才。

栽好梧桐树才能招来金凤凰。1988年,他利用近三年的盈利买了一块地,盖起了一栋当时郑州市居住条件最好的员工宿舍楼和一栋科研生产大楼,2003年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起了最大的密封胶生产基地,2007年第二个密封胶生产基地又拔地而起。

郑州中原公司是个做事业的地方,全国各地贤才纷至沓来,从过去的“一将难求”,渐渐成为英才云集。求贤若渴的郑州中原,千方百计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张德恒明白,员工的生活无小事,如果不得到妥善的解决,那么公司的凝聚力就很难实现,人才的流动性就会加大,对于企业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对两地分居的员工,张德恒想尽各种办法使他们夫妻团聚,单位一些内勤岗位的空缺,张德恒也会尽力安排员工家属来工作,对于家在外地的员工子女,张德恒也一直放到心里,他会动用各种社会关系解决员工子女上学、就业的问题。大事小事他亲历亲为,使公司在几年内云集了一大批中青年科技、经营管理人才,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张德恒是经历过艰苦创业的人,深知“事业用人,待遇留人”的道理。他非常重视人才队伍的科学管理,实行全方位奖励机制,不拘一格提拔人才。每年聘请国内外密封胶行业专家、学者来公司讲学、指导,还经常输送青年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目前,公司7个销售公司10多位总经理、副总经理、业务骨干的平均年龄在30岁上下,已形成了以老带新的梯度格局。

2000年以来,公司平均每年招聘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20多人,研究生一进公司工资就能达到6000元。公司研发中心更是为科技人才搭建的舞台,对科研人员实行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每人每年最多可以参与2-3个项目小组的技术研发,并按项目进度进行奖励,激发起了科研人员创新的主动性。研究中心也以平均每年10多个新产品、新技术投放市场,不断为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公司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张德恒告诉记者,“爱护人才,留住人才,这是事业的根本。搞事业就是要舍得,对人才、对研发,舍得投入才能成就事业。”

郑州中原事业蒸蒸日上,密封胶市场份额一天天扩大,不少知名的跨国公司迫于竞争压力,三番五次登门洽谈兼并合作之事,并开出了天文数字的收购价,要求控股经营,都被张德恒一口拒绝。他心里装的是中国的密封胶产业,装的是郑州中原全体员工。他说:“与国外企业合作也好、兼并也好,我的钱够花了,老百姓的饭碗能端长久,谁能保证?”

对待曾经在郑州中原工作过的离、退职员工,张德恒却是另一番态度。在郑州中原30华诞之际,公司在多家媒体上连续三天刊登“寻访启事”。寻找那些曾经在公司工作过的老员工回“家”看看,出席公司30周年庆典活动。

张德恒言词恳切地说,郑州中原30年的风风雨雨,每个人都有贡献,应该牢记。不管之前员工是什么原因离职,公司的发展史上都记载下了他们的名字,现在公司发达了,应该惦记着这些员工,让他们也感受到来自公司的尊重。“不在公司了,并不是大家的交情就没了。” 

他告诉记者:“我已年近八旬,要只是为了钱,早就回家享清福了。我之所以这样干,是想聚拢一批人才,创办一个独立自主、自负盈亏,集科、工、贸为一体的企业,形成中国一个新的产业,不断推出新的科研成果,为国家、为社会作点贡献。”

中原大地素有地大物博之称,而张德恒超然自信的气度,更让人感受到在博大的胸襟中,跃动着中原之魂。

 

 

      © 版权所有   深圳市建筑门窗幕墙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755-26989911、26727809  传真:26727809   Email:2495039103@qq.com
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1011号工会大厦    网站备案:粤ICP备16075297号-1

技术支持:宏图腾网络